2019華盟11月份例會
《讓人又愛又怕的媒體》 【王怡淳老師】
淩嘉陽老師,在“讓人又愛又怕的媒體”的講題中,清楚地描繪自媒體和線上課程的發展與未來趨勢。 面對這股浪潮,許多講師想利用網路自媒體,快速提高個人與課程的曝光度。但伴隨而來的行銷方式,如圈粉、炒熱聲量、平臺與網紅的微妙合作關係、以及置入性行銷等概念,對於許多習慣線下操作的老師,是陌生的。
淩老師以多年的實戰經驗,鼓勵華盟講師,要勇敢的擁抱媒體。人工智慧和5G互聯網時代的來臨,講師知名度的建立,除了人群的口耳相傳,也必須兼具網路媒體的覆蓋。人們未來獲取知識的方式,看重“隨時”、“隨地”的便利價值。講師如何將教學內容分類,那些部分適合單向傳播或線上互動,可以自媒體的形式展現?那些部分適合面對面實作、群體討論,繼續以線下方式進行? 需要將線上和線下包裝成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?還是獨立展開? 這些都是在不同領域的講師,可以思考琢磨的點。
同時,淩老師也提到“限制性思維“的概念。 講師的價值在於個人魅力,不要因網路媒體的無遠弗屆,擔心看家本領被學去。 反而是可以從另一個維度觀察:因網路媒體的經營,可能產生被動收入的獲益影響有多大?
目前實體課程的主要受眾年齡是40-60歲,而網路自媒體的主要受眾年齡是20歲以下和40歲以上。我們不妨思考未來鎖定受眾群體的年齡層?獲取知識的方式?再思考實體課程進行的模式,是否最適合他們?你是否要擁抱網路自媒體的答案,也就呼之欲出了!
淩老師以多年的實戰經驗,鼓勵華盟講師,要勇敢的擁抱媒體。人工智慧和5G互聯網時代的來臨,講師知名度的建立,除了人群的口耳相傳,也必須兼具網路媒體的覆蓋。人們未來獲取知識的方式,看重“隨時”、“隨地”的便利價值。講師如何將教學內容分類,那些部分適合單向傳播或線上互動,可以自媒體的形式展現?那些部分適合面對面實作、群體討論,繼續以線下方式進行? 需要將線上和線下包裝成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?還是獨立展開? 這些都是在不同領域的講師,可以思考琢磨的點。
同時,淩老師也提到“限制性思維“的概念。 講師的價值在於個人魅力,不要因網路媒體的無遠弗屆,擔心看家本領被學去。 反而是可以從另一個維度觀察:因網路媒體的經營,可能產生被動收入的獲益影響有多大?
目前實體課程的主要受眾年齡是40-60歲,而網路自媒體的主要受眾年齡是20歲以下和40歲以上。我們不妨思考未來鎖定受眾群體的年齡層?獲取知識的方式?再思考實體課程進行的模式,是否最適合他們?你是否要擁抱網路自媒體的答案,也就呼之欲出了!